模殼是用于鋼筋混凝土現(xiàn)澆密肋樓板的一種工具式模板。由于密肋樓板是由薄板和間距較小的單向或雙向密肋組成,因而,使用木模和組合式模板組拼成比較小的密肋梁模板難度較大,且不經(jīng)濟。
在建筑施工中,我們常常會看到建筑塑料模殼的運用,這種模殼的運用有哪些實踐的用途和優(yōu)勢呢?下面是行家的總結:首要,這種建筑模殼表面光潔平整,并且模板之間的鏈接拼接很嚴密,用在施工中填充混凝土,在脫模后,可以保證混凝土結構的光潔度,不再需求進行二次抹灰,可以節(jié)約不少的材料費和施工費用。
建筑模殼其次,由所以塑料結構,所以重量很輕,設備方法很簡略,可以習氣各種工藝操作,比如可以進行鋸、釘,還可以進行刨和鉆,
建筑模殼廠家可以根據(jù)施工建筑的需求進行各種形狀的組成,不同的建筑支模都可以利用上這種材料。由于模殼 與混凝土的接觸面呈碗形,人工拆模難度較大,模殼損壞較多,尤其是塑料模殼。氣動拆模是在混凝土成型后,根據(jù)現(xiàn)場同條件試塊強度達到9.8N/mm2后,用氣泵(一般工作壓力不少于0.7N/mm2)作能源,通過高壓皮管和氣槍,將氣送進模殼的進氣孔,由于氣壓作用,和模殼富有彈性的特點,使模殼能完好的與混凝土脫離,由人工輔助將模殼拆下。使模殼的周轉(zhuǎn)次數(shù)由30次提高到100次左右。
輸送混凝土的泵管應盡可能從框架梁上架設,如確需從模殼頂面架設泵管,應在縱橫向肋梁相交處的混凝土泵管下墊放彈性緩沖墊(如廢舊小汽車外胎)緩減泵管對模殼的沖擊力,防止移位。當結構高度低于600mm,混凝土一次性澆注即可。
當結構高度高于600mm-750mm時(即人防工程),混凝土澆筑分二至三次澆注。一次澆注后,需間隔2-3小時后,再進行二次澆注。這樣,既減輕了混凝土對模殼側壁壓力,可以有效降低或避免模殼變形,且避免了混凝土不必要的浪費。車庫混凝土達到750mm時,嚴禁一次性澆注。(因塑料模殼夏季吸熱,建議澆筑混凝土時,盡量避開中午高溫。)
若建筑模殼邊長不等,按短邊方向設置主龍骨(方管),按長邊方向設置次龍骨(方管);根據(jù)
模殼底緣間的縫隙大小,拼縫方木也可采用與模殼配套的定型鋼模板或其他材料,縱向方木墊條及拼縫竹膠板沿次龍骨方向通長設置,橫向方木墊條及拼縫竹膠板斷開設置。
搭設模板支撐體系時先安裝框架梁支撐,然后安裝密肋板支撐,框架梁支撐與密肋板支撐各成體系且互相連接,以便于分開拆除。支撐體系的立桿、橫撐及斜撐間距必須滿足施工荷載及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,保障施工安全。
安裝肋下方木前要在主龍骨上放出模殼的邊線,即準確地放出密肋的位置線,以使肋下方木(即密肋)軸線位置準確。
在梁底模上彈肋軸線和模殼位置線,一個柱網(wǎng)格內(nèi)應由中間向兩端排放模殼,切忌由一端向另一端排放,以免產(chǎn)生累積誤差,出現(xiàn)兩端肋不等的現(xiàn)象。放置模殼后,微調(diào)頂托絲桿,先用眼觀測水平,再用水準儀檢測,使模殼間的水平誤差小于2mm。并根據(jù)設計要求起拱,設計無要求時,起拱高度為全跨長度的1/1000~3/1000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