塑料模殼的用途與生產工藝
建筑模殼的生產工藝主要有以下四部分:(1)將氯化鎂和水以3:2的比例置入容器并攪拌,使氯化鎂完全溶解,制成波鎂度為26-30的溶液,備用。
(2)將作為骨料的氧化鎂與稀土粉充分混合,備用。
(3)將環氧樹脂置入容器,加入相應的偶聯劑,攪拌均勻后倒人氯化鎂溶液使充分混合,再倒人骨料氧化鎂和稀土粉,充分攪拌均勻使成糊狀的粘接糊。
(4)按欲制建筑模殼的形狀和尺寸選定或制作模具,在模具表面涂上脫模劑。在涂有脫模劑的模具上均勻地涂復一層由步驟(3)制得的粘接糊,然后鋪設一層碳纖維布并壓實,再涂復一層粘接糊;如此反復操作多次直至達預定厚度為止,然后加壓(0.5MPa即可)、加溫至80-100℃并保溫30分鐘),成型后脫模。
塑料建筑模殼及支架系統設計→測量放線(軸線,肋中心線,確定立桿位置,找平)→搭設模板支撐體系→安放可調頂托→安放主、次龍骨(方管)→調整密肋梁底標高及起拱→支框架梁模板→在框架梁底模上測量放線(軸線,肋中心線)→安放建筑模殼→膠帶粘貼縫隙→堵氣孔→刷隔離劑→綁鋼筋→隱蔽工程驗收→澆筑混凝土,養護→拆建筑模殼→拆除支撐系統。
1、若建筑建筑模殼邊長不等,按短邊方向設置主龍骨(方管),按長邊方向設置次龍骨(方管);根據建筑模殼底緣間的縫隙大小,拼縫方木也可采用與建筑模殼配套的定型鋼模板或其他材料,縱向方木墊條及拼縫竹膠板沿次龍骨方向通長設置,橫向方木墊條及拼縫竹膠板斷開設置。
2、搭設模板支撐體系時先安裝框架梁支撐,然后安裝密肋板支撐,框架梁支撐與密肋板支撐各成體系且互相連接,以便于分開拆除。支撐體系的立桿、橫撐及斜撐間距必須滿足施工荷載及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,保障施工安全。
3、安裝肋下方木前要在主龍骨上放出建筑模殼的邊線,即準確地放出密肋的位置線,以使肋下方木(即密肋)軸線位置準確。
4、在梁底模上彈肋軸線和建筑模殼位置線,一個柱網格內應由中間向兩端排放建筑模殼,切忌由一端向另一端排放,以免產生累積誤差,出現兩端肋不等的現象。放置建筑模殼后,微調頂托絲桿,先用眼觀測水平,再用水準儀檢測,使建筑模殼間的水平誤差小于2mm。并根據設計要求起拱,設計無要求時,起拱高度為全跨長度的1/1000~3/1000。
建筑模殼
5、經檢查確認建筑模殼位置正確后,進行建筑模殼縫隙拼接,先按縱向方木墊條和縱向拼縫竹膠板,再安裝橫向方木墊條和橫向拼縫竹膠板。
6、按模板分項工程質量評定標準逐項檢查建筑模殼模板。檢查的重點放在建筑模殼自身剛度的保證措施和連接節點的嚴密性。辦理預檢。
返回列表